新闻中心
近日,在国家数据局组织召开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丝绸之路·数字化的经济国际对接交流活动上,山东莱玉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公司代表出席会议并作跨境数据流通典型发言,其在斯里兰卡的土壤调理修复项目引发关注。 莱玉化工是一家位于山东烟台的非公有制企业,成立于1984年,注册投资的金额5000万。公司深耕土壤调理修复领域,拥有自主研发团队和全套研发检测设备。 在斯里兰卡的土壤调理修复项目中,莱玉化工依托“土壤—环境—作物—修复”四维数据体系,构建了“检测—诊断—治理—验证”闭环数据链。通过动态采集多源数据,精准制定修复方案,项目区土壤中重金属镉从严重超标治理到安全水平,同时使水稻亩产从400斤提升至1310斤,增产效果显著。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莱玉化工的关键技术支撑。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他们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自身在镁盐产品研发生产方面的优势,将镁盐等产品应用于土壤调理,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土壤、环境、作物等数据来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修复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项目落地并非一帆风顺。在跨国合作过程中,莱玉化工面临着文化差异、政策法规不同、数据安全等诸多挑战。例如,斯里兰卡当地的农业生产习惯和土壤条件与国内有很大差异,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调研和适应。此外,数据跨境流通也面临着严格的监督管理要求,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莱玉化工积极与斯里兰卡当地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探索当地的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同时,公司加强了数据安全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数据在跨境流通中的安全。 莱玉化工的土壤调理修复项目已入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示范合作项目,具备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不仅为斯里兰卡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土壤修复业务提供了宝贵经验。以莱玉化工为代表的山东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在推动山东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